苏州森克财务管理有限公司

主营:苏州财务信息咨询,苏州代理记账,苏州工商注册代理

免费店铺在线升级

联系方式
  • 公司: 苏州森克财务管理有限公司
  • 地址: 苏州市姑苏区虎殿路1888号鸣峰大厦
  • 联系: 罗小姐
  • 手机: 13862072497
  • 一键开店

苏州相城区商业承兑汇票,整个过程全程免费

2021-01-16 02:39:02  299次浏览 次浏览
价 格:面议

在办理电子承兑汇票时有什么细节要注意的:一:款项接收方须明确是否开通电子承兑功能

由于电子银行承兑办理均是通过网上银行电子数据之间的处理,有别于纸质承兑可以支付给任何收款方。因此支付方也需要明确接收方是否同样开通网银和对应的电子银行承兑办理业务,否则对方也可能无法接收电子承兑,或者只能选择电子银行承兑办理全网惠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来进行贴现。

二:申请方需及时开通网银和对应的电子银行承兑业务

企业申请电子银行承兑汇票前期需要及时开通企业网银账号,因为电子银行承兑办理业务均通过网上与银行之间进行电子票据的交割。当然也可选择专业的电子银行承兑办理机构协助相关的汇票办理,效率更快也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另外网银开通后还需要开通对应的承兑业务,才能开始下一步的申请工作。

三:选择有资质的第三方服务机构

尽管电子银行承兑汇票有其诸多优势,但电子银行承兑办理所需要的手续以及流程也需要消耗一定的人力和时间,并且有个别收款企业急需兑现,所以第三方电子银行承兑办理服务机构成为,当然在选择服务机构时需检查对方的资质和相关的资金实力,也包括相关的人员专业性和服务水平。

电子商业承兑汇票和银票到期之后还能承兑吗?1、收款方式的选择

快到期的电子商业承兑汇票收款方式有线上付款或线下付款两种,但通常企业会选择通过线上较快捷的方式来完成汇票的收款,因为网银线上交易对于企业双方来说皆能够确保付款资金的。

2、需网银提前十天发出提示付款

根据相关的规定,为保障付款人提前为汇票的到期支付做好准备,因此在电子商业承兑汇票将要到期前十天持票人必须向承兑人发出付款提示。若持票人没有在规定的提示付款期限内提示,就会丧失对其前手的追索权。

3、到期之后通过网银操作

电子商业承兑汇票在到期之后,持票人登录企业网银,在电子票据栏目操作,找到到期应收款的商业承兑汇票,在网银中发出托收信息,然后对方银行收到回复信息以后即刻就将钱汇到企业账户中。

电子银行承兑汇票是纸质银行承兑汇票的继承和发展,实现了以数据电文形式代替电子原有的纸质纸质票据、以电子签名代替实体签章、以网络传输代替人工传递、以计算机录入代替手工书写,出票、流传、兑付等票据业务过程的完全电子化,具有、、便捷等特点。票据电子化成为未来一大趋势,那么电子票据和纸质票据有什么区别呢?首先从介质来讲:

纸质票据有真实的凭证,即空白凭证;电子票据只有电子信息存储在人行的ecds,无真实的凭证。这个时候大家会想到银行在承兑实物汇票时会盖结算章,那电子票据怎么办,其实在人行ECDS有一个电子签名,针对任何一张电子票据的每个交易行为比如承兑签收,背书申请,贴现申请都需进行电子签名(但大家可能对电子签名的误解为人行对签名信息有教研,针对此签名人行ECDS对签名信息的要求是只要报文中的域值不为空便可,具体签名信息由各商业银行自行确定),这个也是电子票据和纸质票据的本质区别。

从票据要素上看:

纸质票据的出票日与到期日为跨月不能超过12个月(天数多的有360天),电子票据的出票日与到期日跨月不能超过1年。同时电子票据的金额上限为10亿,纸质票据暂无要求。

从流通情况来讲:

电子票据没有凭证,由此在流通的时候主要有以下几点变化:

1、因为电子票据没有凭证由此在承兑电子票据时不再需要进行票号分配,电子票据的票号由人行在出票登记时产生,纸质票据的票据一般是在银行审批通过后进行票号分配。

2、在承兑的时候不再收取空白凭证费用,纸质票据一般银行都需要收取空白凭证费;

3、在纸质票据承兑的时候人行规定承兑手续费为万分之五,电子票据为承兑协议费,具体费率由各家商业银行自行确认,人行不做要求

4、电子票据不在需要查询查复和人工验票等一系列对票据真伪性判断的操作,由此也不需要担心风险票和克隆票;

5、电子票据不在需要进行出入库操作,当然此点针对不同银行的管理办法可能略有不同;

6、电子票据不再有同城异地之分,在计算利息时顺眼规则无异地加几天一说;

7、因为电子票据没有凭证,托收时无需邮寄,由此电子票据无需提前几天发托。

8、针对电子商票如果到期权利人线上提示付款,承兑人超过三天未签收,则承兑人开户行需带承兑人进行回复;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无评论,沙发等着你!
百业店铺 更多 >

特别提醒:本页面所展现的公司、产品及其它相关信息,均由用户自行发布。
购买相关产品时务必先行确认商家资质、产品质量以及比较产品价格,慎重作出个人的独立判断,谨防欺诈行为。

回到顶部